高考作文写作素材邓小平

时间:2025-07-16 08:37:32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邓小平[此文共6485字]

人物简介

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革命生涯。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领导了西南全区的政权建设、社会改造和经济恢复,不久就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的建设的加强和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剥夺一切职务。他于1973年复出,1975年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不久,由于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再次被错误地撤职、批判。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再度恢复工作后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

系。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在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保持党和国家稳定的过程中,他起了关键的作用。退休以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1992年视察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7年召开的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邓小平的求学

1920年10月,十六岁的邓小平抵达法国,不久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学习。[6]

1921年4月,到克鲁梭市施奈德钢铁总厂当轧钢工。月底,辞去工作赴巴黎。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成立。10月,进香布朗工厂做工,两个星期后被解雇。

1922年2月,进哈金森橡胶厂做工。1922年夏,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也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1923年夏,参加旅欧共青团支部工作,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1924年,参加旅欧共青团机关刊物《赤光》的编辑工作。7月,当选为旅欧共青团执行委员会书记局委员,同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春,任中共旅欧支部里昂地区特派员。6月至9月,参与组织旅法华人多次举行的声援国内五卅反帝运动的大规模示威和集会。11月,进雷诺汽车厂做钳工。

1926年1月,赴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春,离苏回国,受中共派遣,到冯玉祥的国民联军所属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工作,任政治处处长、学校中共组织的书记。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收缴工人纠察队武器,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7月,到武汉,任中共中央秘书,更名邓小平。8月7日,列席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2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9年夏,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前往广西,领导党的工作,准备武装起义,化名邓斌。10月,任中共广西前敌委员会书记。12月,同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任红七军政治委员、前委书记。

1930年2月,同李明瑞、俞作豫等发动龙州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兼任红八军政治委员。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在广西右江地区11个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7]

1961年至1970年邓小平面对困境的态度

1966年3月至4月,在西北地区视察工作。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失去一切职务。

1969年10月,被押送到江西省新建县,在拖拉机修造厂参加劳动。

1970年,在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参加劳动。[11]

1972年8月3日,致信毛泽东,希望再为党和国家多做几年工作。毛泽东批示肯定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8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2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开始全面整顿,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1月至10月,在党的会议上,在关于军队、铁路、钢铁、国防工业、科教、农业等方面的工作会议上,多次发表讲话,提出各方面都要整顿,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强调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整顿取得明显成效。5月,应邀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年底,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再度受到错误批判。

1976年4月,北京发生悼念周恩来总理、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天安门事件”,被撤销一切职务。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意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邓小平的创新

1940年8月至12月,参与指挥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带有战略性的对日军的进攻战役。[8]

1951年,领导进军西藏工作。西藏和平解放。

1960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央 ……此处隐藏1515个字……建议批示:“这个建议很重要,不可拖延”。 3月28日,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谈话时说,中国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依靠人民的力量,用法律和教育两个手段来解决问题。9月2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电视采访,就中苏、中美关系问题,台湾问题,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问题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12月19日,在听取中央几位负责人汇报当前经济情况和明年改革设想时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

3终身成就评判

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确定了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政治路线,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应着手认真地改革,认真解决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等。全会决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会肯定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全会还对党的领导成员作了调整。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建设经济特区、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都是在小平的倡导和支持下,由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他肯定了由胡耀邦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明确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强调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在报告中,他第一次提出了“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观点,提出了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其他人,使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的观点。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

实践证明,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样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决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重要的作用。[17]

4经典语录

关于改革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

2、“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3、“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8]

4、“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5、“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

关于发展

1、“发展才是硬道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20] 4、“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21]

7、“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绿化祖国,造福万代。”[22]

关于党和国家

1、“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3、“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23]

4、“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5、“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6、“实现四化,永不称霸。”[24]

7、“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8、“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

9、“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25]

关于外交

1、“冷静的观察,镇定自若的面对困难,捍卫我们的立场。韬光养晦,争取时间,永不称霸。”

2、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抽了口烟:“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

3、“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

4、“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理解自己的责任。有两条大家是信得过的,一条是坚持原则,一条是讲话算数。我们不搞政治游戏,不搞语言游戏。”

6、“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27]

他人评价

毛泽东:邓小平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33] 胡锦涛:“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34]

美国《时代》:邓小平改变了世界,功绩史无前例。[35]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6]

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是邓小平结交的众多外国友人中的一位。他说:“邓小平对整个世界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可以如何管理和快速发展;而中国又能够因此向整个世界作出何等的贡献。”对于“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问题,他说:“这无论对中国、英国、香港本身,还是对世界都是最圆满的结果。”尽管如此,人们却很少听到这位老人评论自己。他的很多政治名言,比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是大家找遍了所有档案都很难发现他对自己的评价。

[34] 李嘉诚:邓小平是一位有创见有远见爱国爱民的伟人。

外交部翻译张维为:邓小平“就像个预言家”。[40]

外交部英语翻译施燕华:邓小平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41]

自我评价

“我算是比较活泼的人,不走死路的人。”“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对中国的责任,我已经交卷了”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邓小平[此文共648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